每一個國家,因民俗習性,地理環境,人文歷史因素....等各種差異都有其具代表性的飲料,調配的方式和飲用的習慣,更各有不同,但無論是那一個國家,那一家的營業場所,莫不竭盡所能的以各種方式,調配出五彩繽紛,口感宜人,能吸引客人,可以搭配餐食,滿足客人需求,以期達到飲料調製的最佳境界。然而這些奇妙的口感與色彩是如何呈現出來的,想必大家一定充滿了好奇心吧!
飲料一般可分為兩大類:
一、酒精飲料(Alcohol Beverage):又稱硬性飲料Hard Drink。
如:釀造酒 Fermented
蒸餾酒 Distilled Liquor
合成酒 Compounded
1、釀造酒:
釀造酒係以榖類或水果為原料經發酵及儲存成熟而製成之酒,釀造酒的酒精濃度較低,都有酵母的成份,酵母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有壽命,有壽命就有保存期限,所以釀造酒都有儲存期限。一般較常見的有Beer(啤酒)、Wine(葡萄酒)。
2、蒸餾酒:
一般於釀酒過程中實際上不稱為蒸餾,而稱分餾,蒸餾可分以下幾種方式:
A.單一式蒸餾:
將液體由加熱轉變成為氣體,再經由冷卻(一般製酒多採用冷水)使氣體冷卻轉變為液體滴下,此一過程稱為蒸餾。單一式蒸餾的酒其量較少也較慢,比較高級的酒都採用單一式蒸餾,如Scotch Whisky蘇格蘭威士忌。
B.連續式蒸餾:
將液體放入一相當大之蒸餾糟中,其蒸餾槽上有許多隔熱板(一層又一層),在蒸餾槽下加熱,使其液體轉變成為汽體上升,當汽體上升時每到達一層隔熱版其溫度就會下降當溫度下降到一定時就會又轉變成為液體而落下,但當其接近液體時因高溫再次轉變成為汽體上升,如此反覆不斷的蒸餾過程稱為連續式蒸餾。連續式蒸餾之酒精濃度最高可達到95º,其產量相當大,生產相當的快,價格便宜;如Vodka、RUM、Tequila、American Whiskey 或一些便宜的Brandy皆採用連續式蒸餾。
3、合成酒:
在蒸餾酒中加入香料或水果再製而成,其含糖量要在%2.5以上。有人稱為再製酒,其實都是指各式香甜酒。西元6世紀時,希臘的婦女們將蜂蜜醱酵後,加入肉桂,於烹飪時,做為添加物,以增加食物的風味,這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早的香甜酒。西元11世紀時,西班牙的鍊金士利用蒸餾的方式使香甜酒不但品質提昇,並使種類,更多元化。西元16世紀時,義大利凱莎妮公主下嫁法國王子此時將香甜酒傳入法國,結合了法國美酒,使得香甜酒風行於歐洲的上流社會,此時香甜酒的色澤喊和種類皆已達至顛峰,18世紀後,香甜酒便有”液體寶石之美譽”。香甜酒因為釀造的方式其壽命也有所不同。
香甜酒可分為四種釀造方法:
A.蒸餾法-品質最高級。
B.漉出法-現已較少使用。
C.浸漬法-儲存期限較短。
D.香精法-法國嚴禁使用此法。
二、非酒精飲料(Non Alcohol Beverage):又稱軟性飲料Soft Drink。
如:碳酸飲料Carbonated Beverage,俗稱有氣飲料。非碳酸飲料Non Carbonated Beverage,俗稱無氣飲料。
又可依據不同功能而有不同分類:
1.依飲料的飲用方式又分為熱飲Hot Drink和冷飲cold、Drink兩種。
2.依飲料的銷售方式,又分為現成飲料:如啤酒,可樂等和調配飲料:如雞尾酒,蛋蜜汁等。
3.依飲料飲用時間的長短,又分為長時間飲Long Drink和短時間Shot Drink。
4.依飲料的特性又分為:含咖啡因飲料Caffeine Drink 如:咖啡,可可茶不含咖啡因飲料 Non Caffeine 如 :果汁,牛奶。
5.在西方國家又將飲料分為,甜性飲料 Sweet Drink。如:非酒精飲料,低酒精的飲料或溫和的飲料。不甜飲料 Dry Drink。如:高酒精度的飲料,辛辣的酒類或烈酒等。
基酒介紹:
一、威士忌(Whiskey):
Irish Whiskey 為Whiskey之鼻祖,據說,1171年英格蘭亨利二世率軍隊渡海來島時,此地已飲用稱為「生命之水」的蒸餾酒,所以可以推斷此酒即威士忌的前身,威士忌一詞也來源於此。Irish Whiskey採用大麥釀造經過三次之蒸餾,且必須儲存於橡木桶中七年。Irish Whiskey 因儲存時間較長,所以其酒質較為黏稠,價格較高。一段老酒鬼或重口味之人較喜歡此種口味。因為咖啡口味較強,所以一定要使用Irish Whiskey 才能夠調配出口感佳的咖啡。
蘇格蘭威士忌是指英國北部蘇格蘭地方釀造的威士忌。根據現存資料,1494年蘇格蘭財政部就有關於「生命之水」的原料-大麥麥芽的記載。在當時首都愛丁堡就有人以古老的方法釀製出威士忌,乃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然而,可以肯定,當時的威士忌只是一種僅僅經過蒸餾的無色液體,且口味欠佳。直到進入19世紀以後,才出現像今天這種經過木桶成熟飄溢著泥煤煙薰香氣的褐色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在世界五大威士忌之中,其口感最為輕快,是清淡溫和型威士忌的代表。加拿大生產威士忌始於1763年,那時英國移民逐漸在這裡安家落戶。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後,隨著英籍移民人數劇增,麵粉製造業也紊榮起來,其中部分業者業餘兼釀威士忌,由於越做越興旺,有人乾脆改行,正式開啟了加拿大釀威士忌的歷史。在加拿大,大規模生產威士忌是始於美國實施禁酒法的1920年。當時主要銷售對象是昔旅行的名義跑到加拿大尋酒喝的美國人,禁酒法解除之後,它又迅速地打入美國市場。
目前加拿大威士忌的生產方法是先釀製調味威士忌(Flavoring Whisky)和基礎威士忌(Base Whisky)兩種原酒,將兩者按不同的比例調合起來,形成各式各樣的威士忌。調味原酒其原料以裸麥為主,連續式蒸餾之後,再採用單式蒸餾機進行蒸餾,此酒氣味香醇。基礎威士忌是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經連續式蒸餾之後,其酒質極為澄清潔淨。兩者均需獨自成熟3年以上,才能調合。此外,加拿大威士忌如果原料中裸麥的含量占51%以上的話,就可以在商標上註明裸麥威士忌。Canadian Whisky主要是用裸麥及雜糧釀製而成。酒精濃度一般在43 之間,加拿大政府規定,Canadian Whisky最少需要儲存6年。
二、白蘭地(Brandy):
白蘭地原是指以葡萄為原料,經醱酵、蒸餾出來的酒。但目前,以其他水果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蒸餾酒也都稱為白蘭地,亦即有狹義和廣義白蘭地兩種。全世界最好的Brandy產於法國的COGNAC(康尼雅克、科涅克或干邑白蘭地),位於法國西南部靠大西洋。在COGNAC 的土質中含有相當豐富的白堊,白堊為一種白色石灰土,如果白堊太多則會造成寸草不生,如果太少導致土質營養不足,如果有適量的白堊,所生產的葡萄酸度相當的高,造成全世界最好的Brandy,如果酒瓶上印COGNAC 表示為世界上最好的Brandy。
法國不論在「質」方面,或量「量」方面,都堪稱為世界第一大白蘭地生產國,其中干邑、雅馬邑被稱為白蘭地的酒中雙壁,在1935年7月30日施行的法國國內法(AOC法)中,對這兩種酒的產地、葡萄的品種以及蒸餾的都有嚴格的規定。法國的COGNAC(康尼雅克、科涅克或干邑白蘭地),位於法國西南部靠大西洋,釀酒所用的原料均為聖文美濃(Saint-Emilion)品種的葡萄。在COGNAC的土質中含有相當豐富的白堊,白堊為一種白色石灰土,如果白堊太多則會造成寸草不生,如果太少導致土質營養不足,但若有適量的白堊,所生產的葡萄酸度會相當的高,用這種葡萄釀製的酒,酸多而酒精度低,這對一般葡萄酒來說也許是個缺點,但對釀製白蘭地卻為一大長處。因為酸經過變化之後會散發出濃郁的芳香,而且由於酒精度低,從大量的葡萄酒中只能提煉出少量的白蘭地,於是能把葡萄所帶來的香味大幅度地濃縮在白蘭地酒中,所以干邑白蘭地格外的芳香宜人,造成全世界最好的Brandy,如果酒瓶上印COGNAC表示為世界上最好的Brandy。
三、琴酒(Gin):
琴酒又稱杜松子酒。發源地為荷蘭,西元1660年由荷蘭賴丁醫學院的一位教授發現現杜松子的氣味很香,又有利尿的功能。而這位教授也是位飲君子,一天就突發奇想,想用杜松子去釀酒,於是他把杜松子浸泡在酒精中,予以蒸餾後,釀造出一種無色、無味透明液體的酒類。除了可健胃治病強身外也可以怡情怡性,清香爽口,令人回味無窮。酒名緣於法語Genin'evre(杜松子)的發音,意即杜松子酒。後由英國人縮寫為Gin而得名。現在,琴酒的主流是Dry Gin。原料是以雜糧、大麥、裸麥等。將這些原料以連續式蒸餾機製造穀物蒸餾,酒加進植物性成分,再用單式蒸餾機蒸餾,以溶合出各成分的香味。
荷蘭的琴酒叫Genever,但在日本叫Geneva。一如往昔,用單式蒸餾機製造,風味略重。在德國,也有一種由杜松子醱酵、蒸餾產生的琴酒。
四、伏特加(Vodka):
「伏特加」這個名稱據說是從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Voda」演變而來。生命之水是煉金術士對蒸餾酒的特別稱呼,由此可知,伏特加的產生確實受惠於煉金術士。至於伏特加這個字出現於文獻則始於16世紀。
據推測,12世紀左右的伏特加是以蜂蜜為原料;而後一直到18世紀左右為止,則都是採用裸麥為主原枓。後來,也開始使用大麥、小麥及從美國大陸運來的玉米和馬鈴薯等。現在的伏特加則是先用上述農產品製成酒精度數在95度以上的烈性穀物蒸餾酒,再把這種蒸餾酒用水稀釋到40至60度之間,經用白樺木和椰子木燒成的活性碳過濾而成。如此一來,不易溶於酒精的成分就附著在活性碳上,不但酒精純度提度,酒色更晶瑩澄澈,而無色且輕淡爽口的伏特加美酒中也巧妙保留了原料本身的芳香。
Vodka對人體而言並無特殊功效,只是單純的酒,一般多為酒量好的或是老酒鬼喜歡飲用。在蘇俄更是許多貧窮人的最愛,因為他帶有辣味可以消除寒意,適量飲用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過量則會降低體溫。目前市面上更有加味的Vodka;其中較有名的有:Line、Lemon、honey、pineapple、strawberry、pepper...等。在俄國或波蘭等地,在伏特加原酒中添加各種香味製成的香甜酒也相當多。
五、萊姆酒(Rum):
蘭姆酒,是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通常先以榨出的甘蔗汁熬煮,分離出砂糖的結晶,然後將剩下的蜜糖用水稀釋,經過醱酵、蒸餾而成。 蘭姆酒的發祥地是西印度群島。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傳於西印度群島,沒想到那裡的土質、氣候更適合甘蔗的種植。當時因為階級,制度的閞係,地主將所種植的甘蔗用於釀糖,而窮人就將甘蔗渣用作肥料、燃料及嘗試釀酒,且釀造的相當成功。
17世紀初葉,擁有蒸餾技術的英國人移民到了小安地列斳群島的巴貝多久Barbados)島,開始利用此地盛產的甘蔗製造蒸餾酒,此為蘭姆酒的起源。初次飲用這種酒的當地土著因酒醉而「興奮」,雖然這個詞現在已不用,但字首Rum 卻保留下來,成了該酒的名稱。
現在,蘭姆酒因產地和製法的不同有許多類型。按色澤分類,可分為白蘭姆酒、金色蘭姆酒和黑蘭姆酒三大類。如按風味為標準分類,可分為清淡型蘭姆酒、中間型蘭姆酒和厚重型蘭姆酒。
RUM分三種顏色:
1.白色:Light Dry口感不甜,一般以西班牙語系的人喜愛飲用。
2.金黃色:Gold口感微甜,一般以法語系的人最喜愛飲用。酒精度可高達75.5度
3.褐色:Dark口感醇厚,一般以英語系的人最喜愛飲用。
台灣雖然屬英語系,但台灣人卻偏好白色RUM。RUM對人體並無功效,但在餐飲夜中卻佔有不可抹滅及取代的地位。在餐點中可以消除蛋的腥味;在飲料中而言可以綜合各式果汁。
六、龍舌蘭(Tequila):
調酒中原本只有五大基酒,因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Tequila 也列入了調酒的基酒中。Tequila龍舌蘭酒是墨西哥的特產,原料為龍舌蘭。其中,哈利斯科州塔吉拉出Tequila)市一帶更是本酒特定產區,而也只有以該地所生產的名叫阿加威.阿斯爾.特吉拉那的特種龍舌蘭為原料製成的酒,才允許以Tequila 之名稱出售;而用其他品種龍舌蘭製造的蒸餾酒則稱為Mezcal。酒的製法是以仙人掌汁所去釀製,這種仙人掌形狀與台灣的鳳梨很像卻大了幾十倍。當地墨西哥印第安人取出仙人掌,去除頭尾,將中間的果肉蒸煮熟後蒸餾釀造而成。未經過木桶成熟的酒是白色Tequila,味道較嗆。黃色和褐色的是經木桶成熟的,味道與白蘭地近似。
調酒的方法:
一、直接注入法(Building):
不用調酒器,也不用攪拌柸,直接用酒柸來調酒。
二、搖盪法(Shaking):
所謂搖盪法,是指搖動混合之意。利用搖動可以使材料很快冷卻:同時比較烈的酒,也可以藉著此動作,變得較容易入口;其次,有些不易調在一起的材料,也可藉此使之混合在一起。
三、攪拌法(Mixing):
另一種不同於調酒器的調酒方法,是攪拌棒調酒法。以此方法調製完成的酒,比使用調酒器更能保持酒的原味。
四、電動攪拌法(Blending):
果汁機攪拌法一般只有在調製冰冷類酒,或添加草莓、香蕉等水果時,才會採用此法。
五、漂浮法(Floa Ting):
使用酒的濃度不同,依照配方緩慢的滑入香甜酒杯中,使其層次分明。
調酒師不同於一些幕後行業,他們須注意儀表,因為經常要和顧客面對面交流,良好的外在形象是打開與顧客對話的一扇窗口。調酒師形象首先要清爽,男調酒師最好不要留長髮,女調酒師要儀容端莊,否則,好的賓館肯定不會錄用,同時,在與客人交流時既要親切,消除客人的陌生感,又不能過度,因為調酒師代表的是企業形象。調酒師必須靈活協調,特點要求他們手指、手臂比較靈活,動作協調,對於顏色、氣味和味道比較敏感。
調酒可以是一門藝術,酒的藝術,如同畫家用畫筆和顏料作畫,調酒師則是用杯子和酒作畫。你可以當一個傳統的素描畫家,也可以當一個隨性派的畫家,因為你每調出一杯酒就代表著是自己和店家,吧台是客人的垃圾桶,要學著去傾聽客人的抱怨並給予好的建議,並且把每位客人都當是自己的朋友一樣,這就是吧台調酒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