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老弟突然打電話說父親生病了,一眼失明。

沒想到自己真的老了,老弟奔馳在高速公路上趕回家,我居然可以冷靜的想著接下來要怎麼處理。
先打了通電話回家問問放春假的小弟,因為前兩天也沒聽說發生任何事,了解父親發生狀況及症狀之後,接下來先上網查了一些相關資料,做了最初步的判斷,可能是眼中風。

父親今年六十出頭,身體一向硬朗,平日早睡早起,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狀況,
因為從事藥業三十多年,他常自詡自己的醫學知識不亞於醫師,也幾乎沒去醫院檢查過身體。
現在想想,身為長子的我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因為父親的風趣幽默,讓大家都忘了父親真實的年紀,也忘了要父親定期做身體檢查。

如果說是可能的狀況,排除了外力受傷的因素,可能是父親愛吃滷肉,常常自己就滷了香噴噴的一大鍋。這是我們兄弟返家最愛的一道菜,也是陪著我們走過成長歲月的一道菜,裡頭裝著滿滿父親的愛,
現在卻可能是父親生病的原因。

父親常要我減肥,煙酒不忌又常熬夜,擔心我會年紀輕輕就得了心血管疾病。其實近年來我已經改了很多,正常作息,煙酒也減量許多,原因無他,長期擔任辦公室麵龜族的工作,自己也發現體能大不如前,這次父親的事情,也是給我一個嚴重警告!


至親突然而來的意外,是身為人子最深沉的痛,即使父親一如往常一副無所謂的笑著,我的心卻如刀割。明早要陪父親去醫院,雖然看了一些資料感覺不樂觀,復原機會不大,還是希望父親早日康復。

底下是今天找到一些有關眼中風的資料,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眼部中風

眼科 蔡榮坤講師

眼部中風,顧名思義,就是指眼睛因為血管疾病而造成的缺血性傷害,它可能會波及視網膜或者視神經,而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視力障礙。

會發生眼部中風的病人,一般以上了年紀而有全身性血管功能異常的病人為主。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動脈硬化等疾病。

事實上,若發生供應眼球血液的動脈阻塞,它往往是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傷害,例如中心視網膜動脈的阻塞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實驗證明,當視神經細胞缺血超過九十分鐘時,永久性的傷害就已經無法救回。問題是在於,很少有病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尋求眼科醫師的治療?常見的是,拖了幾天才尋求眼科醫師治療,此時眼科醫師實在回天乏術,即使能救回部分視力,往往也是不完全的。

那麼,這些會造成視力傷害的眼球中風是否在事前都毫無徵兆呢?答案是有,只是一般人的警覺性不夠罷了。

眼科學有一個疾病叫做「黑矇症」,它好發在高血壓、動脈硬化及高血脂的病人。它的症狀是單眼會有短暫性的變暗或者失明。根據病人的描述,有時眼前會呈現下黑雨的現象,或者較嚴重的就會感覺到眼睛被黑幕所遮蓋。這種現象會持續數分鐘至數拾分鐘然後視力逐漸恢復正常。這個黑矇症所代表的意義就有如腦部的「暫時性缺血性中風」一般。它告訴你一個事實,眼球血液供應的平衡已經逐漸遭到破壞,雖然血管的自我調節功能使它能再度恢復正常,但是血管可不敢保證下次再發時仍可安然度過。

換句話說,大部份眼部中風的病人在發病的前幾天或者數週前就會出現類似黑矇症一樣的現象。程度上或許有輕重之分,但普遍都會出現視力的暫時性暗淡。如果病人又有心臟血管方面的宿疾,那麼這是最好的就醫時機。經由一系列的眼科及全身性的檢查,我們往往可找出罪魁禍首,而配合內科醫師加以治療,使得永久性的視力障礙不至於發生。

如果不幸已發生了一個眼球中風而導致視力受損,雖然說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但是我們仍得小心。因為我們的眼睛之血管供應血液是與腦部的血管供應有著共同的源頭,那就是內外頸動脈。如果眼睛的血管會發生阻塞,那麼,大腦的血管當然也有可能在下一次的侵襲中成為受害的器官。而腦部一旦中風,大家就較為熟悉,輕者部分行動功能受損,重者半身不遂。因此,若有眼部中風的情況發生,我們仍得配合醫師的檢查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來防止另外一眼或者腦部細胞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隨著國人的經濟能力逐漸提昇,生活及飲食愈來愈複雜,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也有逐漸擴大及年輕化的趨勢。預防重於治療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卻容易忽略。而眼睛視力會有暫時性變暗的情形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不容我們忽視。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703/3554.htm

>>>>>>>>>>

眼中風,臨床上正式的名稱為「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是眼科急症之一,大部分發生在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患者。若中心視網膜動脈完全阻塞,九十分鐘後,會造成視網膜不可回復的傷害。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六十六的病人,最終視力不到零點零伍,僅有百分之十六的病人,視力可以恢復至零點伍以上,視力恢復的程度與治療時間的快慢,以及最早視力降低的程度最有關係。因此眼中風的治療是屬於眼科的急診,目標是將中風的血栓打通。

眼中風典型的症狀,就是突發性、無痛性,單側視力急遽喪失,視網膜由於供應養分的血管阻塞造成廣泛性的水腫,而黃斑部視網膜因為較薄,使得其下的脈絡膜血 管可以襯托出來,造成黃斑部顯現出特別的”櫻桃紅點”,醫師若懷疑眼中風,只要檢查眼底,就可以正確診斷。

治療的方式,在初期,就是想辦法將眼壓降低,試圖將血栓沖離,方法包括前房穿刺,眼球按摩,紙袋或塑膠袋罩住口鼻,以期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或以藥物降低眼壓等,另外口服抗凝血或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加以治療,若發生的時間已超過治療的時機,還必須防止眼球因為缺氧所形成的不正常新生血管,進一步造成出血或青光眼,因此必須接受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若發現缺血情況嚴重,要以雷射治療防止新生血管的產生。

眼中風除了要治療眼睛之外,由於中風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於頸動脈硬化所造成,二是由於視網膜動脈硬化所造成,三是因心臟瓣膜異常或心律不整所引起,這些全身性疾病都必須一併檢查及治療,才能預防更嚴重的中風再度發生。
 

「眼中風」其實就是眼睛血管出血或阻塞了。由於眼睛必須有充分的血液供應,才能看清楚,因此眼睛可說是人體內血管密度最高的器官,如果眼睛血管出血或阻塞,視力自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根據眼中風範圍的大小,視力受到影響的嚴重程度也不同,範圍大的,可能整眼失明, 範圍小的,可能局部視野受到影響,因此患者有時渾然不覺。
http://home.pchome.com.tw/internet/dlwebmaker/infor920119.htm


>>>>>>>>>>

隨著天氣轉涼,感冒、腸胃病、心臟病、中風等疾病也突然增多了,屋內屋外,溫度差異大,血管也容易一下擴張、一下急速收縮,眼科方面就容易發生視網膜血管的阻塞,俗稱“眼睛的中風”。可大致分為動脈或靜脈阻塞。

視網膜動脈阻塞大多發生在五十到六十歲左右,男性多於女性,據國外報告,在門診中約每一萬人就有一人患有視網膜動脈阻塞。大都單眼發作,只有百分之一到二會兩眼同時發作,且這類的病人,常併發有心臟瓣膜疾病或巨細胞動脈炎

百分之二十的病人可發現有血栓(emboli),最常見的是頸動脈粥狀硬化形成的膽固醇血栓,這類病人,視力都很差,且在九年內死亡率有百分之五十六,而沒有發現血栓的病人,例如:血管痙攣(多發生在年輕人)或動脈硬化,其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

視網膜動脈阻塞的病人,大多有全身性的疾病,例如:三分之二的病人有高血壓,四分之一的病人有糖尿病,四分之一的病人有心臟瓣膜的疾病。雖然視網膜動脈阻塞的病人,再發生中風或心臟病的機率,並沒有完整的統計報告,但一般發病後,存活率平均五點五年,而預估同年齡層人口的存活率卻有十五點四年,所以眼睛的表現可當做一個指標或警告,其他相關疾病都必須好好控制

從視網膜動脈阻塞的症狀來看,大體上外觀都正常,不痛不癢,但視力突然喪失,只能看到光或手指頭而已。有些病人先有霧視、頭昏、頭痛,或一下子看不見數秒到數分鐘,又恢復,一陣子後又發作,其實這就是發病的先兆。至於瞳孔,一般會散大,且對光照沒反應,由於這類病人年紀都很大,且常伴有其他疾病,所以往往自以為是貧血、老花眼、白內障或糖尿病眼病變所致,而延誤治療。視網膜動脈如果完全阻塞超過九十到一百分鐘,視網膜會缺氧,營養中斷,以致組織嚴重損害,而功能障礙,無法復原,最後會導致視神經萎縮,永久失明。所以必須緊急就醫,才有機會回復部分視力。

就診後,必須接受螢光血管攝影、視網膜電位圖分析,及視野檢查,還有全身性其他疾病也需追蹤評估。治療上就是降低眼壓,使血管擴張,恢復血液循環,提高脈絡膜到視網膜的氧分壓,減少以後的併發症,如虹彩的新生血管等。不過預防勝於治療,秋冬季節,中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原有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並注意保暖,切忌忽冷忽熱,尤其早上起床時、出門前,不要著涼了
http://www.sfit.org.tw/health/top%20of%20day-81.htm

>>>>>>>>>>

眼睛中風—眼睛血管阻塞—高血壓、高血脂的併發症

1.眼睛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其實算是腦部的延伸。是由許多細微的血管來供應養分。
2.這些細微綿密的血管很容易受到高血壓或高血脂或糖尿病的傷害。(跟腦和腎臟的情形類似)
3.高血壓使血管變得又細又硬;高血脂使血管壁硬化或有血脂塊形成。這些都使視網膜血管容易被阻塞,這就是眼睛中風了。 
4.動脈阻塞使視網膜缺血變得蒼白、水腫、感光細胞壞死。靜脈阻塞使血流沖出血管,造成出血到視網膜甚至血流到玻璃體。若傷害的範圍很大,視力就會變得很差。若傷害範圍很小,就只覺得一部分視野暗暗的。
5.治療:
---儘快就醫。
---視情況使用雷射等治療來避免血管阻塞的傷害擴大。
---長期追蹤避免併發症。
---好好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http://www.vghtpe.gov.tw/~msopd/oph/5eye%20stroke.htm

>>>>>>>>>>

李老先生,清晨起床解尿,解尿完畢後,手腳冷得要命,正要回床躲進暖暖的被窩時,突然警覺眼前一片糢糊,將右眼遮住,發現左眼的視力,並未改變,但右眼的視力已幾乎看不見,李老先生心急,忙著與老伴趕往臨近眼科診所就醫,才知得了急性眼中風。

眼中風乃是眼底視網膜血管的出血或阻塞所造成,由於眼球內部的視網膜是產生視覺的重要部分,而視網膜上千千萬萬的神經細胞,必須依賴視網膜上散佈的血管系統來供給養分以維持正常的運作。因此若是視網膜上的血管系統發生問題,無法正常供給養分,對視力將有極大的影響。

眼中風好發於老年人,因為老年人血管彈性較差,血壓調節功能亦差,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血壓為夏天低,冬天高。在寒冷的冬季裏,早晚溫差大,加上血管收縮彈性又差,常會誘發大腦、心臟、腎臟及眼睛的血壓升高及損傷,根據統計,高血壓患者中大概有百分之五的病患會發生上述器官的病變。

由於眼底的動靜脈呈交叉狀分布,其中動脈較有彈性,但管壁厚、口徑小,容易被膽固醇、血小管纖維等血栓所阻塞,使得血流不通,造成組織缺氧壞死。靜脈則較無彈性且管壁薄,容易被高血壓、糖尿病或動脈硬化所影響,使得血流停滯,進而阻塞。

即使未發生急性眼中風,平時有高血壓的患者需特別注意,長久罹患高血壓會使得視網膜小動脈管徑變得越來越狹窄,而小動脈管徑狹窄又會導致周邊血管血流阻力增加,造成血壓中的舒張壓也跟著收縮壓水漲船高。視網膜小動脈之管徑狹窄可分類為四級:

正常人視網膜小動脈之管徑約為視網膜靜脈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第一級視網膜小動脈之管徑約為視網膜靜脈的二分之一;
第二級為三分之一;
第三級為四分之一;
第四級則幾乎成絲狀或看不見視網膜小動脈。

此外,視網膜小動脈之硬化程度,因為長期的高血壓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進而使得管壁肌肉肥厚增生,甚至纖維化,使得血管壁逐漸硬化。進而造成動靜脈交會處之靜脈,因動脈硬化之擠壓而產生相對的靜脈血流阻塞。

由於一旦發生眼中風,即使經過治療,視力或多或少都會受損,甚至達成永久性的傷害,最重要的仍是控制血壓,預防眼中風的發生。這其中包括衛生教育、平時養成運動習慣、飲食清淡、每餐不宜過飽、充足睡眠、體重控制、情緒放鬆避免緊張、以及去除不良嗜好、再配合藥物的治療,以達到有效的血壓控制效果。

視網膜血管病變可以經由血壓的控制而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若已出現視力模糊之症狀時,極可能已經發生視網膜出血,微血管壁受損,以及局部視網膜缺血而顏色呈現死灰,甚至整個黃斑部視網膜水腫,以及視神經水腫等現象,此時便必須找眼科專科醫師檢查,視情況再安排進一步的視網膜螢光血管攝影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視網膜雷射治療,減少眼中風對視力所造成的影響及後遺症。

最後,我們也再次強調:眼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適當的控制血壓,定期測量血壓,預防高血壓所可能導致的器官病變,並定期檢查視網膜,就可以擺脫眼中風所帶來的陰影。至於已經罹患眼中風的患者,則必須儘速送醫治療,將眼中風對視力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uthaltair 的頭像
    southaltair

    18℃冷咖啡的網路日誌

    southalt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