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融產業尋才年齡層紛紛往下降,勞退新制更加速這個趨勢,可預見的是超過40歲以上的人可能會被迫提早退休,至於現在30-40歲的人,要是目前還沒有在現職佔有一席之地,未來的出路只會越走越窄。

由於企業的年輕化,未來不到35歲的副總級人物在外商可能比比皆是;至於在本土企業,文化背景的不同,上頭退下來的時間不會這麼快,也就是進入本土產業要有在同一職位"撐很久"的心理準備。

我大膽推測未來五年的職場狀況,以後這兩派的人才可能會出現涇渭分明的局面,因為外商高階的太年輕,本土企業不容易接受,就算任用也會對企業倫理也會有很大的衝擊;至於年紀較大的人,本土企業要進入外商工作,語言能力就會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就算是留學回來的人,外商主管也多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定英文能力不及現職外商的人,機會近乎零。

外商人才最好的出路就是往外地發展,因為台灣市場漸趨飽和,只能往香港、大陸輸出,挾有台灣經驗、人脈的優勢,在內地市場或許三、兩年內還有機會吃下台商的生意,之後台商是否還有優勢存在,與企金的興衰息息相關,也決定了這些高階人才的未來。

早成未必是好事,可是至少是個機會;若是不成,就得早點思考退路,避免遇到進退維谷的尷尬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uthaltair 的頭像
    southaltair

    18℃冷咖啡的網路日誌

    southalt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