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保全業變臉

保全不再只是大樓門口站崗的小警衛,
愈來愈多是配備尖端器材和細緻服務取勝的高科技「保姆」。
保全業為何「變臉」?
在需求量日增之下,保全業準備好了嗎?

天下雜誌317 2005/2/15
文/蔡明洵

推開一道道深鎖、需要有密碼或指紋才能通過的特製門。在門後,則是一群身穿筆挺白色制服、臉上繫著無線麥克風的專業人員,在閃著一排排數字的螢幕前繁忙工作。

「XX診所閃白色燈,要立刻派員處理。」

「已經過了十五分鐘,為什麼還沒有人員在現場?」

這樣類似在影集《銀行飛龍》太空艙裡才會出現的魔幻場景,卻出現在保全公司的中央控制室中。

在過去,保全人員似乎就只是在大樓裡無聊看著報紙、定點站崗等候命令的小人物。

但隨著歹徒開始組織集團、有計劃地侵犯民眾住家、公司行號,甚至之前傳出用怪手挖起整個提款機、盜取財物。保全公司也開始研發高科技設備,希望更精確掌握社會安全,作為警察之外的另一「人民保姆」。

比歹徒更聰明

為了更專業,保全業大量加入高學歷、理工背景的人員,企圖「比歹徒更聰明」、掌握歹徒行蹤。

而這些人員大多投入兩個部門:系統保全、以及研發團隊。

系統保全就像是無形的「電眼」。他們主要在上述的控制室中,每分每秒緊盯著螢幕上各地區、各住戶傳回訊息,確保民眾安全無虞。他們也定時定點巡邏,達到嚇阻歹徒的作用。

研發團隊則是保全公司的「腦幹」,要不斷模擬歹徒行為、設備,然後再研發出「降魔」密技。

台灣年資最久的保全人員、立保保全董事長王振生就舉例,現在保全業者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在移動的人身上放電池大小的儀器,就可以像有個隨身保鑣,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人監看保護。

尤其台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GPS可以把需要保護的老人劃入特定區域,不僅可以隨時查看移動位置、嚴防走失,甚至只要超過特定地區,系統就會立刻派人查看。

不只科技人才投入,現在一般物業管理公司也會另外取得保全證照,讓大樓管理和保全業合流,提供民眾全方位服務。

遠企物業管理總經理張建榮就舉例,以往在大樓裡的駐衛警就是做收發信件、連絡住戶等簡單工作。但是現在,駐衛警已不只是警衛,必須熟悉電腦操作、控制大樓中樞系統,尤其是做消防管理。

而標榜所謂「飯店式管理」的大樓,保全人員幾乎就是受過服務、危機處理等訓練的專業客服人員,提供住戶二十四小時問題處理。

面對這樣的轉變,東京都保全公司副總經理林錫勳觀察,這些保全人員就必須更細膩了解每家住戶的生活習性。

服務細節不馬虎

比如說,現在大樓保全會被要求記得哪戶人家有小孩、老人,生活作息如何等等,以掌握安全。

其實,保全人員不只需要專業背景,現在連外型、服務也愈來愈要求細節。

例如,中興保全裡的「一軍」,身高必須超過一百七十公分,甚至連長相都要達「內定」水準。因為「一軍」是要和民眾直接接觸,為讓顧客有良好印象,連進入住家都嚴格要求換上乾淨白襪子。

而東京都保全因為負責百貨賣場,為搭配裝潢色調,保全人員則要換上各色服裝。而在以女性為主要客層的衣蝶百貨,也必須派駐女性保全人員,以方便檢查廁所、協助搜身捉拿偷竊。

這樣的改變直接影響平均薪資。根據《Cheers》雜誌在二○○四年薪資成長率調查中,在各業界整體薪資成長呈負二.八%的情況下,保全人員卻成長○.八%,名列第二。而系統保全、研發人員平均起薪約三萬四千元。

但,為什麼保全業這些年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以整體大環境來看,警政署刑事局偵查科組長施桑白認為,美國九一一事件後,民間對安全防護的警覺度提高。

另外,社會上不時傳出綁架、走失老人孩童等意外、以及愈來愈多單身女性獨自住屋,連在新竹縣的透天屋中,國二女生在家都會遇難,都間接提高對保全業的需求。

因為民眾重視,讓最近四、五年保全業者從原先的兩百家擴大到四百家。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教授鄭善印則補充,需求大、業者競爭激烈,連帶著品質也被要求提高。

品質提升最明顯的是:以往發生過民眾按緊急按鈕、中央系統沒接收到,或者根本沒狀況、卻白白跑一趟的烏龍。這樣的誤報率過去約有一○%,現已下降到二%。

而在未來,保全業因為職權延伸到公共領域,還會繼續「火紅」。

從今年開始,政府為節省開支,要漸漸釋出一萬名台灣銀行、土地銀行等公家保警,交由保全公司進駐。而高鐵完工後,也需要上萬名保全人員。

雖說人員素質年年提高,但是一時這麼高的需求量、民間公司也仍有良莠不齊的問題,都讓主管機關不禁要問:「保全業都準備好了嗎?」

新的一年到來,慎選保全公司,才能讓專業人員保障自己一整年真正安心、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uthaltair 的頭像
    southaltair

    18℃冷咖啡的網路日誌

    southalt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